查看原文
其他

法西斯人性实验:独裁离我们多远?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1967年4月的第一周里,克柏莱中学的历史老师RonJones在讲解关于纳粹德国的内容时,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德国的士兵、教师、铁路列车员、护士、税收员乃至最普通的公民,怎么会在第三帝国终结之时,宣称自己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当国民们本身就是某种事物的一部分,又怎么会在最后宣称自己并不真正相干?是什么让人们可以抹去他们自己(参与)的历史?"

RonJones没能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当时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了他的脑海。他决定通过实践让同学们体验到真正的法西斯来论证法西斯主义所具有的一种"吸引力"。他给这个活动取名叫做"第三浪潮"。因为浪潮总是以三波的形式到来,最后一浪,即第三浪冲上沙滩时是最具有力量和生命力的。

一开始没有人觉得这样一个小小的实践会带来什么,但当学生们模仿着纳粹体制的礼节(希特勒的举手礼),绘制自己组织的旗帜,排斥不是组织的同学……RonJones突然意识到一个看似所谓的实践离真正的法西斯已然越来越近,就连他们活动的名字也与纳粹德国的"第三帝国"如此相似。事态已渐渐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学生们越来越沉迷于这项计划,并且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纪律和忠诚。最后,RonJones悬崖勒马暂停了这场活动。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它用事实证明:你认为纳粹主义不会重新卷土重来吗?当然不是,法西斯强大的生命力深植于每个人内心,等待着某一天被彻底点燃。托德·斯特拉瑟根据这个事件创作了小说《浪潮》(TheWave);1981年,它曾被拍摄为一部电视电影。而最近的一次改编就是本片2008年的德国电影《浪潮》。

影片从很大程度上还原了1967年真实案件的原委,但是导演丹尼斯·甘塞尔将故事的发生背景放到了自己的国家,也是法西斯的诞生国——德国,让整个事件更加充满了残忍的真实感。这也是导演甘塞尔的绝妙之处:不仅为德国民众曾经被洗脑的现实向观众道歉,但更是一种真实萦绕在我们脑中,那就是独裁者可能不是我们经常在电影看到的怪物,他们也有可能是怀着光荣意图展开运动的那些具有缺陷的普通人,他们并不是《大白鲨》中失去理智的杀人机器,亦或是《弗兰克斯坦》里面的恐怖怪兽,而是我们当中的一位。

全片的色调偏灰蓝色,充满了压抑与秩序感。并且导演习惯将一大群人压缩到以一个狭小的空间,配上统一的白色衬衫,整齐的口号,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感。蒙太奇手法的混剪配上高潮片段动感欢快的音乐和同学们肆无忌惮在世界各个角落留下浪潮标志的疯狂,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小见大的人物群像

剪辑方面导演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在同学中选取了几组典型,通过对比的方式层层展开。首先是文格尔先生,他是整场活动的缔造者,所以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整场活动的中坚人物和意见领袖,随着电影的逐步展开,我们看到了文格尔先生如何从一位普普通通的高中教师成为受几千名学生拥戴的领袖,我们也渐渐看到他如何任由事态一步步发展,最后直至深渊。就像那段他和妻子的对话:

——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你,学生对你顶礼膜拜,抢着上你的课,你很享受吧,学生视你为榜样,而你却用这一点来控制他们。这些都是你的私心作祟。——我觉得你就是嫉妒。

在领导浪潮的过程中,文格尔在其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他利用学生报复抢了自己课的老师,在这一刻,他的虚荣心极度膨胀,蒙蔽了他的双眼。尽管他最后意识到了一切,可惜一切都太晚了。独裁永远有再生的土壤,因为人性没有满足的一天。

在电影的结尾,我们看到瓦格纳独自一人坐在警车后面,他意识到自己想让学生变得更好的崇高尝试失败了。在这其中,我们更能理解作为普通人的希特勒如何被剥夺了元首的头衔,并且被他自己创建的一切所抛弃,最后成为了是一个陷入了自己所建立的虚幻的伟大和目标的孤独者和失败者。在这个耸人听闻的现实面前,我们被迫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不仅仅当我们是学生时我们才会相信这些激进的想法,而作为成年人我们也有可能会错误的成为这些激进思想的倡导者,尽管我们怀抱美好的初衷。

而从小家庭优越却不受人待见的男同学蒂姆则是戏剧化安排下的一个典型角色。电影的开头导演就一个场景:蒂姆甘愿用自己的钱给恶霸买东西来博得他人的好感,这个场景就成功塑造了蒂姆胆小怕事不受人尊重,也为后文蒂姆如此为浪潮这个团体付出埋下了伏笔。

在大众传播学里,群体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工具,群体给个人提供社会安全,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场所。无疑,"浪潮"的出现使从小被家人和同学忽视的蒂姆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所以当文格尔先生要求统一成员穿白衬衫时,他将自己所有名牌衣服全部用火烧毁,这一场景象征着个人主义的消退,集体主义的诞生。在"浪潮"中,蒂姆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群体情感和群体归属感:在他再次被混混霸凌的时候,浪潮的其他成员会上前帮助他,他感受到了需要与被需要,这是他原先惨淡的人生中所未有过的。

然而,成员个人的归属意识越强,他们就会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而蒂姆的表现就是这一现象的极端表现:他带上了手枪保护团体成员;为了将浪潮的标记喷绘到最著名的建筑,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去;他跟着文格尔老师自愿充当他的警卫……心理学家勒庞曾经说过,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既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的人或氛围对于他成为了有利的暗示刺激。相照于蒂姆所作的种种,这个时候,观众已然发现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集体主义的拥护者,他走了另一个极端,他化身成了这一组织狂热的信徒。就像他自己最后所说的:

浪潮是我的全部。

人类的归属感源于脆弱,人类渴求同质化。蒂姆所出生的原生家庭决定他渴望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强烈愿望。他加入了浪潮,表明了他将自己的自我部分剥离,将个体隐于大众之中的态度。蒂姆所代表的就是法西斯中最为狂热最为疯狂的那一部分,有了他们的参与,给了整个组织声势浩大并且激进的表面以源源不断的外在推动力。

而当最后文格尔老师宣布浪潮停止时,就相当于他苦心经营的团体已然湮灭,而他的自我也永远无法回归。这也是电影与现实的最大差别:不同于真实事件中的悬崖勒马,《浪潮》中蒂姆飞蛾扑火,最后他无法杀死他心中的精神领袖文格尔先生,所以他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将一切都转到一个无法挽回的结局。

而最后一类人我想说的是电影中那些无数的隐于白衬衫之下的普通浪潮成员们。他们就如同鲁迅笔下的"帮闲":他们虽然不是最激进的,但他们总是最配合的,他们给整个组织营造了声势浩大的错觉,也向观众展示了群体强大的感染力和暗示性。法西斯集权主义中所展示出来的功能合理性大大压抑和剥夺了一般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能力,降低了一般大众的"本质合理性"。

郭庆光教授在分析法西斯主义时曾说:原子化、不定性的大众传播的存在是法西斯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鼓动加以操控,使他们变成了法西斯的狂热支持者。

你要说他们真的罪大恶极吗?他可能只是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人;但也往往是他们掀起了整场活动的腥风血雨,每个人,像是一朵朵激越的浪花,共同席卷起一股浪潮。群体的匿名性和模仿性成了催生罪恶的温床。每个人都是乌合之众,每个人都具有平庸之恶。但却没人想过,在浪潮退去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这一切就像伏尔泰所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现实中RonJones对他的学生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影片

或许只有残酷的反转,才能刺激人们对于纳粹保持警惕,和同样讨论自由和民主的《死亡诗社》相比,《浪潮》显然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些话不仅表达了导演对纳粹不断的反思,更传达出他对历史的责任感。不管是电影还是真实事件,学生都是接受现代教育长大,但他们都轻易的为浪潮着魔,浪潮给了他们平等、团结、纪律、信念和力量,给了那些不受关注的大多数学生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生活的意义。

就像最后学生的感悟中写的:

—浪潮里面人人平等。——浪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如果我们能互相信任。

但面对独裁这个魔鬼,没有人有十分的把握,谁都应该小心翼翼,Jones在发言中强调了这次运动的重点:"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荣耀铸造力量。"他们似乎都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掀起滔天浪潮,法西斯的幽灵就在他们之中。醒智的雄狮如何才能守住理性的屏界,免于成为某种热血的意志,某种疯狂主义所利用的野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

导演甘泽尔认为德国学生对第三帝国的报道已经日渐厌烦,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有关纳粹政权的知识已经日趋饱和,但他们对潜在的极右派的权利复兴仍然没有任何免疫力。

——如今的人都只为自己着想。我们这一代缺少的就是让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共同目标——但这就是时代精神。

化用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所说的一句话:电影,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发出警告——这样的电影还不配成为电影。


请点击阅读:


曾有光荣革命,对统治者进行驯化

80年代的勇敢,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想象

和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无话也美好


所谓高档白酒,实际就是一个骗局

审美丢失审丑横行,到底有多可怕!

现在年轻人不进工厂,都去哪里了?

警惕!影响个人成就和命运的思维误区

如此巨婴,为何竟在某国常见不鲜


有些俗话是愚昧的,希望你能辨别

成年人生存智慧: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

高龄之人这些特征,你能达到几项?

必须明白四定律,好走人生上坡路

我行我素做自己,用不着跟谁解释


我这么大年纪还常拍案而起,有些年轻人……

肤色根本不黄,为何称作“黄种人”?

和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怎么样?

成熟的人没有作戏兴趣,所以孤独

独立思考的人,既有思想又有灵魂


走在人生的丛林与闪避路上的荆棘

深圳空城来临,逃离原因让人心酸

李嘉诚之弃香港,如今回望意味深长

在专制统治下,只有主子、奴才和奴隶

北大高才抗抑郁,道是无奇也出奇


蒋方舟:《金瓶梅》的世界更趋近真实

章开沅:我们现在还有大学精神吗?

“请不要在意,夫人,您没有机会接触到……”

真话的代价及为诺贝尔奖带来的麻烦

为何有人饱读诗书思想水平却很低?


任见: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学以成人》节选

任见: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学以成人》节选

中国人待我不薄,我不想揭他们的短,但是……

细看550万在美华人数据  出乎你的想象

任见:存在的情侣,荒诞的歌女——萨特与波伏娃【原创】


任见:皇帝不急,急死贾谊【原创】

任见:平民大帝,重建秩序【原创】

任见:唐代履道里,洛阳白氏园

日本国洛阳市,够你欣赏一阵子的!

田园审美、小资下乡,拯救村镇旅游?


任见:《河洲说》-陈作新读【原创】

任见:皇帝最怕听到“谋反”两字【原创】

任见:西晋好干部,如此享服务【原创】

语晨:情浓味醇,故乡柑橘【原创】

李叔同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任见:地中海心脏,多文化胜地【原创】

任见:丰富的中世纪,多彩的发展期【原创】

火箭军气势雄伟 奇女子尤解风情-任见15卷《大唐上阳宫》选读

双面斯坦因揭秘:文物大盗还是考古专家?

任见:首位以博物学视角考察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卜弥格


任见:《巴渝古风》简介与目录【原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